學校數智化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構建對素養(yǎng)導向教學的支持度**
1. 您所在學校的類型是?
A 城市學校
B 農村學校
2. 您是否使用過學校提供的智能聽力系統(tǒng)進行語言能力訓練?
A 經常使用
B 偶爾使用
C 從未使用
3. 您認為智慧教室的硬件設備(如智能屏幕、語音識別設備)對語言學習的支持效果如何?
A 效果顯著
B 效果一般
C 效果較差
D 無實際幫助
4. 校本資源庫中與語言能力訓練相關的資源(如聽力材料、口語練習)是否滿足教學需求?
A 完全滿足
B 基本滿足
C 部分滿足
D 無法滿足
5. 您所在學校是否提供虛擬文化體驗資源(如VR文化場景、數字博物館)?
A 是,覆蓋廣泛
B 是,但種類有限
C 未提供
6. 您認為城鄉(xiāng)學校在虛擬文化體驗資源的覆蓋率上是否存在明顯差距?
A 差距非常大
B 有一定差距
C 差距較小
D 無明顯差距
7. 學校是否組織過基于數字化平臺的跨文化交流活動?
A 經常組織
B 偶爾組織
C 從未組織
8. 您認為當前數智化平臺對新高考要求的自主學習能力(如資源檢索、個性化學習)支持程度如何?
A 支持充分
B 支持一般
C 支持不足
D 無明確感知
9. 學校與企業(yè)合作開發(fā)的數字化教學資源更新頻率如何?
A 每月更新
B 每學期更新
C 不定期更新
D 幾乎不更新
10. 教師在使用數智化平臺時,是否接受過系統(tǒng)的操作培訓?
A 是,定期培訓
B 是,僅初期培訓
C 未接受過培訓
11. 您認為以下哪些因素阻礙了數智化系統(tǒng)對語言能力訓練的支持?(可多選)
A 設備老化或不足
B 資源內容單一
C 教師技術能力有限
D 學生使用意愿低
E 平臺操作復雜
12. 您所在學校提供的虛擬文化體驗資源涵蓋哪些類型?(可多選)
A 傳統(tǒng)文化場景
B 國際文化場景
C 地方特色文化
D 科技與藝術結合內容
E 其他
13. 您認為城鄉(xiāng)學校在文化意識培養(yǎng)方面的數字化鴻溝主要體現(xiàn)在哪些方面?(可多選)
A 硬件設備配置
B 資源種類與數量
C 教師數字化教學能力
D 學生參與機會
E 資金支持力度
14. 以下哪些措施能有效提升“平臺-教師-企業(yè)”協(xié)同機制對新高考的響應速度?(可多選)
A 建立定期溝通反饋渠道
B 企業(yè)根據教學需求定制資源
C 教師參與資源開發(fā)與優(yōu)化
D 平臺實時更新高考政策信息
E 政府提供專項經費支持
15. 您認為數智化系統(tǒng)對學生哪些學習能力的提升效果最明顯?(可多選)
A 信息整合能力
B 自主學習能力
C 協(xié)作交流能力
D 批判性思維
E 創(chuàng)新實踐能力
16. 請對以下優(yōu)化“平臺-教師-企業(yè)”協(xié)同機制的舉措按重要性排序(1為最重要,5為最不重要)。
A 加強三方數據共享
B 定期開展需求調研
C 建立快速響應技術團隊
D 完善教師培訓體系
E 制定長期合作規(guī)劃
17. 請對虛擬文化體驗資源的使用場景按需求程度從高到低排序(1為最高,5為最低)。
A 課堂教學輔助
B 課外自主學習
C 跨校文化交流
D 家庭文化互動
E 社會實踐活動
18. 您認為當前學校數智化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最需要改進的方面是什么?
19. 請舉例說明校本資源庫中讓您印象深刻的語言能力訓練資源或功能。
20. 關于縮小城鄉(xiāng)學校文化意識培養(yǎng)的數字化差距,您有何具體建議?
關閉
更多問卷
復制此問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