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試

1.壓力性損傷預防措施( E )
2.科室發(fā)生院內(nèi)壓力性損傷時,如何上報( E )
3.皮肌炎的皮膚損害有哪些表現(xiàn)?( E )
4.壓力性損傷風險分為四個等級( E )
5.皮肌炎治療措施( C )
6.皮肌炎的預防護理( D )
7.皮肌炎組織病理檢查( D )
8.配置化療藥物護士防護到位, 配藥時操作者應( ABC )
9.靜脈治療前需評估( ABC )
10.輸液港評估時機( ABC )
11.常用血管活性藥物有( ABCD )
12.發(fā)生護理安全(不良)事件按規(guī)定時限上報:( ABC )
13.護理安全(不良)事件分類:( ABCD )
14.符合以下情況之一,可確定為特級護理:( ABC )
15.符合以下情況之一,可確定為一級護理:( ABCD )
16.因護理評估、分級護理制度落實不到位引起醫(yī)療糾紛的(AB)
17.患者外出檢查時,護士應(ABC)
18.符合以下情況之一,可確定為二級護理(ABC)
19. 符合以下情況的患者,可確定為三級護理(AB)
20.護士應依據(jù)患者護理級別巡視評估其病情變化(ABCD)
21.護士應按照責任制整體護理要求對患者進行入院評估,內(nèi)容至少包括(ABC)
22.護士應根據(jù)患者治療項目進行專項評估(ABCDE)
23.皮肌炎的皮疹呈多樣性,但典型皮疹為面、頸、前胸上部V字區(qū)彌漫性紅斑,以及關(guān)節(jié)伸側(cè)面紅斑鱗屑性皮疹,疹中間部位可以出現(xiàn)萎縮。( A )
24.評估穿刺部位皮膚情況和靜脈條件;在滿足治療需要的情況下,宜選擇管徑細管腔少的導管。( A )
25.輸液過程中輸液架懸掛待輸液體<2瓶。( A )
26.患者外出檢查,床邊輸液架不懸掛液體。( A )
27.院內(nèi)壓力性損傷留存文件名:科室+日期+姓名+部位+分期。( A )
28.一次性靜脈輸液鋼針穿刺處的皮膚消毒范圍直徑≥5cm。( A )
29.外周靜脈留置針穿刺處的皮膚消毒范圍直徑≥8cm。( A )
30.PICC穿刺以穿刺點為中心消毒皮膚,直徑≥20cm,建立最大化無菌屏障。( A )
31.中線導管、PICC、CVC有導管滑脫風險評估及記錄(帶入院時、轉(zhuǎn)科、置管、拔管、導管異常有記錄),與實際相符。( A )
32.連接PORT時應使用專用的無損傷針穿刺,持續(xù)輸液時無損傷針應每7d更換一次。( A )
33.PICC、CVC、PORT的沖管和封管應使用10ml及以上注射器或一次性專用沖洗裝置。( A )
34.沖管液量至少是導管及附加裝置容積的 2 倍。( A )
35.輸液完畢使用導管容積加延長管容積1.2倍以上的生理鹽水或肝素鹽水正壓封管。( A )
37.經(jīng)輸液接頭(或接口)進行輸液及推注藥液前,使用酒精棉片多方位用力擦拭各種接頭(或接口)的橫切面及外圍接觸面5-15s或參照產(chǎn)品說明書,消毒液自然干燥后方可連接。( A )
38.隔簾定期清洗,半年清洗一次,有記錄,隨臟隨洗。( A )
39.開瓶的血糖質(zhì)控液(核對液)、血糖試條(血糖試紙)注明開啟日期、時間,字跡清晰可以辨認。( A )
40.凡科室(部門)工作場所內(nèi),所有顯示有日期、時間的掛鐘、電子鐘、工作掛表、顯示屏(如電腦、呼叫器、一覽表)、儀器、設備或其他電子產(chǎn)品均要做到時間精確,參照時間統(tǒng)一(以北京時間為準),時間相差≤1分鐘。( A )
41.在24小時內(nèi)完成《住院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評定表》的初次評估,評估,并根據(jù)病情動態(tài)再次評估。( A )
42.護理評估是有目的有計劃的收集護理對象的資料,為護理活動提供可靠依據(jù)的過程。( A )
43.住院期間出現(xiàn)病情變化(如疾病突然變化導致虛弱、肌力改變、排泄改變、意識改變等)、使用高跌倒(墜床)風險藥物、跌倒(墜床)后、跌倒(墜床)高風險患者出院前(出院當天),應再次評估。( A )
44.風險患者首次評估后,根據(jù)風險等級生成相應的護理計劃及護理措施,并記錄;風險等級改變,且護理計劃及措施也改變時,需再次記錄;風險等級改變、轉(zhuǎn)科或出院后需對已生成的護理計劃進行評價。( A )
45.皮肌炎是一種主要累及橫紋肌,以淋巴細胞浸潤為主的非化膿性炎癥病變,可伴有或不伴有多種皮膚損害。臨床上以對稱性肢帶肌、頸肌及咽肌無力為特征,常累及多種臟器,亦可伴發(fā)腫瘤和其他結(jié)締組織病。( A )
46.分級護理是指在患者住院期間,醫(yī)護人員根據(jù)患者病情和(或)自理能力進行評定而確定的護理級別。( A )
47.院外壓力性損傷及失禁性皮炎患者上報無需上傳照片,科室留存。( A )
48.院外壓力性損傷留存文件命名:科室+日期+床號+姓名。( A )
49.院內(nèi)壓力性損傷照片有局部圖片,照片內(nèi)創(chuàng)面完整,傷口測量尺在創(chuàng)面下方,標注日期、醫(yī)院、科室、年齡、住院號、壓瘡分期。最好用油性筆寫。( A )
50.皮肌炎檢查項目有:常規(guī)化驗、尿肌酸測定、肌紅蛋白的測定、自身抗體檢查、血清中抗體、肌酶譜檢查、肌電圖檢查、組織病理檢查。( A )
更多問卷 復制此問卷